Tuesday, October 12, 2010

天氣悶熱潮濕,我自然而然又想起京都來:「不如到鴨川旁,坐到橋的影子裡,吹吹涼風。」


身在中環,眼前只有維港,而海邊已被地盤重重攔住。乘小輪渡海,找了一間看到海的餐廳坐下,但一道道的落地玻璃門全被鎖上。冷氣是涼快沒錯,但心裡想著的是鴨川河邊那種天然涼風掠過皮膚的觸感,和北邊地方把所有景物照得耀眼的陽光。

在京都的八天裡,看見大家都可以隨意走到河邊,或樹林。沒有欄桿沒有落地玻璃,處處暢通;也沒有不准這樣那樣的告示牌。同樣是市中心,為甚麼香港就是令人感覺繃緊。

我到過行人很少的街、小小的家庭式餐廳和老店。它們默默地一直待在那裡。有一次為了避雨為了醫肚,走進一間由兩位婆婆打理的小咖啡店。我慢條斯理地吃東西、抽煙、喝咖啡、看書。沒有其他客人,也沒有人催促我結帳離開。很悠閒很清靜。繁忙時間的公車很迫、大街很擠,但該靜該閒的地方從來不缺。公園、動物園、美術館、古老但保樣得宜的寺院;山崗、河流;雀鳥、野貓,我從未如此渴望這些東西能夠每天在身邊出現。

希望有一天搬到人人都尊重大自然、尊重動物的地方居住。蘇比和小二可以出去爬樹(捕鳥就不好了),或者躺在木頭上曬太陽,而我可以抬頭就望見一大片天空。

下次去京都,不帶旅遊書,不去想行程。住榻榻米房間,去浴場泡澡,繼續用超級爛的日文與當地人說話…………山中方一日………

就當我去旅行玩得瘋了,魂魄未肯歸位吧。

2 comments:

Anonymous said...

我年初到訪那地,同樣懷念至今。

聶秀康 said...

京都沒任何告示或提示,因為當地人民根本自己會遵守會愛護自己住的地方,更甚者應是有種自覺.
分享一次小體會:某次與友在東京乘銀座線到淺草,見到兩位一老一輕的進車箱,應是婆孫吧!當時有兩個雙人卡坐各坐著一位乘客,當見到這兩婆孫模樣的客來到,其中一個卡坐的乘客就很自覺的讓出自己的位置,讓兩婆孫能坐在一起!
看在眼裡就感染自己與人方便都是很好的市民的禮儀!
眼看回歸後民風日益衰敗真有點沮喪.
我也很想個個假期,沒行程沒預算的獨自到京都溜溜,細味這一遍不造作,自由,和諧的都市....